【期刊信息】

Message

刊名:中学生数理化
主办:河南教育报刊社
ISSN:1003-2215
CN:41-1098/O
语言:中文
周期:月刊
被引频次:1132
期刊分类:中小学教育

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3+2标准化急救课程在中学生急救技能培训中的应

来源:中学生数理化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09-16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意外伤害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全球公共卫生问题之一[1]。受到意外伤害的危重病人若能在意外发生的第一时间如白金10 min内得到及时有效的专业救治,将会大幅提高伤者的生存率。但

意外伤害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全球公共卫生问题之一[1]。受到意外伤害的危重病人若能在意外发生的第一时间如白金10 min内得到及时有效的专业救治,将会大幅提高伤者的生存率。但由于意外伤害往往在极短时间内发生,几乎无法预防,同时发生的意外事件较多处于偏僻地方,容易导致无法快速进行专业救治,只能依赖公众人员在第一时间内对其进行初步的有效处理,防止病情加重或恶化。但我国公众普遍对急救知识认知有限,所掌握的急救技能也相对薄弱[2]。为此,我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要求相关部门加强力度对学校青少年人员进行的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3]。自2014年以来,我市护理学会联合红十字会共同开展“急救知识进校园”活动,取得非常好的效果[4],但在培训过程中,由于师资不一,存在培训标准不统一的现象。为此,近2年我们对培训课程进行优化归纳为“3+2标准化急救课程”,并进中学校园进行应用。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16年9月—2017年8月,选择我院“3+2标准化急救课程知识进校园”活动开展中的莆田市3所全日制公立中学作为活动地点,选择3所学校的1 291名高一在校学生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在校学生名册有名字学生;②在读高一学生。排除标准:①因各种原因培训期间请假的学生;②不愿意参与学生。研究对象年龄为15~16岁,男723人,女568人。

1.2 方法

1.2.1 构建3+2标准化急救课程 构建3+2标准化急救课程步骤为:①构建课程专家。由我市红十字会和护理学会抽调全市三级甲等医院的急诊科护士长、急诊急救专科护士、各护理专科骨干护士11人。②构建课程基础。根据AHA的拯救生命急救课程和红十字会的初级救护员培训课程,结合我市中小学生知识体系认知特点,对以上课程进行遴选和修改,确定并构建3+2标准化急救培训课程[5]。③“3+2标准化急救课程”中的3个标准化必修知识。分别是徒手心肺复苏术[6]、气道梗阻急救法、止血包扎固定法等3个标准化课程必修知识[7]。④“3+2标准化急救课程”中的2个选修知识。具体课程中遴选确定的急救选修知识有6个内容,分别是:溺水、蛇咬伤、鼻出血、中暑、烧烫伤、一氧化碳(CO)中毒等机动课程[8]。我院进各个学校培训前,首先了解培训对象对现场急救知识的了解和需求,再根据每个学校的各自具体情况需求,个性化针对性地对6个选修知识里选择其中最需要的2项急救知识内容作为给学生培训的内容。⑤演示文稿(PPT)课件制作。构建“3+2标准化急救课程”后,由专家针对以上课程知识制作统一的培训用PPT课件。⑥形成“3+2标准化急救课程”3个材料。经专家讨论后最后形成3项材料,分别是:分发给学生用的“3+2标准化急救课程”健康教育材料,分发给进校师资的讲师用的“3+2标准化急救课程”教案和“3+2标准化急救课程”授课用PPT课件。

1.2.2 进校师资讲师的培训 进校师资讲师的培训步骤。①遴选师资:由我市红十字会和护理学会组织,具有护士执业资格证书的在三级甲等医院急诊科或重症医学科有3年以上临床经验、护师以上职称的护理人员作为候选师资人员,由符合条件的候选师资人员自愿报名作为师资对象;②师资培训:给每位师资分发“3+2标准化急救课程”教案和“3+2标准化急救课程”授课用PPT课件。对全体进校师资的讲师进行“3+2标准化急救课程”按照标准统一理论知识培训和技能操作培训,培训时长2 h;③师资讨论:统一培训后各讲师集中讨论,对培训中学生的授课技巧、沟通技能注意事项进行讨论,讨论时长1 h。之后,对所有师资添加建立一个微信群,在微信群里各讲师可以不定时互相讨论培训心得和注意事项;④师资考核:集中培训后第2天由市红十字会和护理学会组织对讲师进行合格考核评价,考核合格后发放“3+2标准化急救课程”进校培训讲师合格证书。

1.2.3 学生进行“3+2标准化急救培训”干预程序 对学生进行“3+2标准化急救培训”干预。①培训班级设置:按照各学校高一学生自然班级统一授课,每班50~60名学生,各班级由班长负责,各自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委任临时组长1人。②师资分配:每班配备2名具有进校培训讲师合格证书的护理人员作为讲师,由2名讲师理论和实践交替配合的教学模式。③模型配备:每班授课时配备相应急救操作训练模型4组以上。④培训时间和授课内容:分为2次课,每次4节课。第1次课授课内容为徒手心肺复苏术和气道梗阻急救法,第2次课授课内容为止血包扎固定法以及选取溺水、蛇咬伤、鼻出血、中暑、烧烫伤、CO中毒中的2项选修内容。⑤授课步骤:以第1次课为例,首先,选择某个急救情景案例导入,理论讲解该案例中需要采取的急救措施有哪些,否则若未得到处理或处理未得当,可能造成哪些不良后果。第二,由第1名讲师讲解心肺复苏术动作要领,并在讲解过程中由讲师1和讲师2在现场同步分别使用2个模型进行演示,以便前后所有学生均能近距离学习掌握。第三,由第2名讲师讲解气道梗阻急救法动作要领,2名讲师并演示。第四,8个小组的每个学生分别轮流对心肺复苏术和气道梗阻急救法进行模拟实操训练,2名讲师在每个学生实操训练过程中紧盯着其操作程序,适当时多次强调操作要点,纠正其出错步骤,其余轮候学习学生均要求在外围仔细观摩同学的操作和听老师的讲评。第五,在教师演示1节课和学生实操训练2节课后,抽取8位学生进行考试,考试期间讲师对学员操作进行点评,考核点评1节课。第2次课具体步骤同上述。⑥培训后给各同学分发“3+2标准化急救课程”健康教育材料。⑦在培训后3个月,由原讲师再次进班级对原班级学生进行1节课的强化复训,强化复训方法:直接由学生操作,讲师在旁点评并纠正错误的步骤,之后让学生自行强化训练,讲师始终在旁观摩指导。


文章来源:《中学生数理化》 网址: http://www.zxsslhzzs.cn/qikandaodu/2020/0916/371.html


上一篇:中学生运动损伤的流行病学调查
下一篇:中学生精神病风险综合征的临床转归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