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信息】

Message

刊名:中学生数理化
主办:河南教育报刊社
ISSN:1003-2215
CN:41-1098/O
语言:中文
周期:月刊
被引频次:1132
期刊分类:中小学教育

现在的位置:主页 > 综合新闻 >

遇见《读者》 遇见美好

来源:中学生数理化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09-29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东营微文化》为东营市作协重点扶持文学公众号。平台宗旨:体现人性本真,歌颂人间温暖,传播正能量 遇见《读者》 遇见美好 文丨刘向红??? 编辑丨文姐 刚刚打开信箱,拿出崭新

《东营微文化》为东营市作协重点扶持文学公众号。平台宗旨:体现人性本真,歌颂人间温暖,传播正能量

遇见《读者》 遇见美好

文丨刘向红??? 编辑丨文姐

刚刚打开信箱,拿出崭新的杂志捧在手里,闻着淡淡的墨香满心欢喜。每月两次开信箱拿杂志,好像等着开启每月两份固定的珍贵礼物,成为生活中的小确幸。? ?

印象中是1999年,邮局开始在小区里安装信箱,我马上申请了信箱并订阅了好几种杂志,杂志种类常换,唯有《读者》一直不变,至今已二十多年,这是我业余爱好中坚持最长的一件事。还记得第一次接触《读者》是三十多年前上高中时,每月都会去县城邮局的报刊亭买老师推荐的《中学生数理化》,那可是刷题提分的法宝。这法宝的旁边就躺着封面精美的《读者文摘》(这是当时刚创刊的名字,1993年更名为《读者》),总是忍不住被吸引,拿起来翻看,一看就着迷,可是在那时间和钱都紧张的年代里,终究舍不得买下,就是每月去报刊亭的动力更强了,只为多看一眼那心仪的好文章,她变成了我眼中可望不可即的奢侈品。? ?

上了师范大学后,终于可以泡图书馆了,报刊阅览室里的《读者》成为阅读首选,每期必读,视她为知音。那时候我最喜欢摘抄汪国真和舒婷的诗,找冰心、钱钟书、三毛等作家的文章来读,然后再借阅他们的著作。当时疯狂地迷上三毛,所有她的书都会反复读,《梦里花落知多少》《撒哈拉的故事》等成为床头书。特别喜欢三毛隽永的文字,朴素的表达,飞扬的思想,还有她和荷西的浪漫爱情,在沙漠恶劣条件下把日子过成诗的本事,令人心驰神往。至今我仍然是三毛的粉丝,所有关于她的信息都喜欢并记录,自己写东西也模仿三毛。中学时最愁作文课,大学时因为用心阅读和写读书笔记多了,爱上了阅读与写作。工作后仍然一直坚持海量阅读,自学所教科目以外的其他专业知识,业余时间常写小文发表,也是那时养成的好习惯使然。? ? ?

工作后有了收入,每次路过报刊亭就买上本拿回家细细品读,成为睡前必读书目。和在图书馆读不一样,更放松更享受。偶尔也会漏掉几期没买上,就常在想如果能订阅并送到小区更好了,果然在1999年如愿,这下更方便了,不用跑邮局也不用担心会漏掉哪期,坚持订阅至今,一期没落下。即使电子阅读再流行,也会继续订阅下去,喜欢纸质阅读的那份安静和投入。? ?

老公和儿子也常帮我去信箱拿杂志,他们爱看里面的幽默与笑话,言论栏目里的精彩金句,简练却精辟,容易情感共鸣。饭桌上我们常会讲其中的笑话,一家人哈哈大笑,其乐融融。

我拿到新杂志后会先挑短的文章过过瘾,舍不得看篇幅长的,留着睡前静下来慢慢欣赏,品味享受。《读者》选编的文章总能让我看到通达的世界,温润的情感,阅读每一篇文章,都能让我看到世间百态,洞察人生百味。同时,时代特征被《读者》概括得一览无余,自己因为有她相伴而始终与时代同步,虽然年过半百,却并没有落伍的感觉。最近尤其喜欢读台湾学者的文章,蒋勋,梁文道,刘墉,龙应台等作家,朴素里隐藏着雍容典雅,淡而有味,保持对世界的好奇心,拥有温雅的精神生活。《读者》为我打开一扇窗,让我看到更广阔的世界,又像一座桥梁连接我和外面的世界。听蒋勋讲红楼梦,买龙应台的书《目送》,从图书馆借来村上春树、毛姆、马尔克斯、卡夫卡等名人著作,也是因为《读者》上经常有文章介绍作者创作过程背后的故事,深深打动着我,产生强烈的欲望去读原著,和各种各样的人交流,从中获得养分。? ? ?

作为教师和家长,我最关注的还是有关教育的文章,能产生共鸣的句段会摘抄,之后常拿出来翻看。长期受《读者》熏陶,让我更有同理心,更能理解学生,给我一种智慧,让我的教育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深受学生欢迎,培养出了很多优秀的学生。业余时间还帮助了很多遇到困惑的初高中生。在和学生交流过程中常不自觉地提起《读者》,推荐大家阅读。学生中也有爱好并订阅《读者》的,有的学生已经工作成家了,还常找我交流读后感,成就了亦师亦友的良缘。《读者》教我学会爱,给我扬帆远航的力量。还在学生中常推荐大家阅读,也有爱好上订阅《读者》,已经毕业的工作成家的学生还常交流读后感。? ? ?

尽管现在新媒体、手机阅读、电子书很流行,到了“读屏”时代,但是我还是喜欢手捧《读者》,边看边划,沉浸其中的感觉,依然愿意坚持我的纸质阅读,那份静气是电子阅读无法替代的,手里捧着一本书,闻着墨香,看着文字,然后想像着那些文字带来的情节、形象、思考——— 在我的脑海演绎着,好像全世界的喧嚣远离了我。这些是电子阅读永远无法带给我的。遇见《读者》,与此相伴,让我遇见了一生的美好。


文章来源:《中学生数理化》 网址: http://www.zxsslhzzs.cn/zonghexinwen/2020/0929/399.html


上一篇:与时俱进展梦想 科教提升促发展
下一篇:教师节暨表彰大会发言稿